用一句话概括,这本书讲的就是:怎样搞个大新闻。
“引爆点”这个概念提得很好,在恰当的地点,恰当的时间,点燃那根导火线,引爆流行。
引爆点描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观念。但这个观念却能成为我们理解流行潮何以出现的最佳思维方式:内行专家、联系员和推销员;消息的附着力;环境影响力。
个别人物法则是从消息传播角度来讲,专家是对某一方面非常了解,联系员是认识各行各业人的交际通,推销员是确保消息传播的中转者,能让见到他的人们乐意赞成他的观点。
附着力因素是从消息持久性来讲,一条消息如果仅仅是听到了就没了,那么它不可能传播开。就好像前些天:挖掘机技术哪家强。大家听到了以后都觉得非常有意思,但如果仅仅是当段子听就没有接下来了。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意思,都开始在自己的各种段子中插入"挖掘机技术哪家强"这句话,赋予了这句话更长久的生命周期,才使得这句话有了传播的可能性。
环境威力法则是一条神奇的法则,《程序员修炼之道:小工到专家》里讲过一个破窗户理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:在一条巷子里,如果两边的楼层装修的特别精致,那么这条巷子也会干净整洁。但如果有一天一家窗户破了,并且长久没有人去维修它,慢慢的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破窗户开始出现,巷子也随之越来越脏乱。
150法则,这是环境威力法则的一部分。所以我就说环境威力法则是一条神奇的法则,当一个团队或集体超过150个人的时候,就会发生各种奇怪的问题。根据书中引用的科学解释,这是因为受“社会通路容量”制约,人类大脑只能处理大约150人左右的群体关系;也就是说,当一个“群体”的活跃人数超过了150人时,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开始下降。
具体案例实践
说回到具体例子:怎样吸引更多的中学生成为沪江的用户。那些广告覆盖明星代言论咱们就不提了,人人都能想到的点子不叫创意。
家长和老师那部分的处理先不管,因为如果学生接受,内容积极向上的内容,那么家长老师自然就接受了,所以学生是重点。
中学生活是忙碌的,是定式的,他们每天早起上课,晚归作业。大约一天上课10小时,中午晚上还有3小时需要处理自己的兴趣与社交需求,他们的生活比民工还要固定。
所谓知己知彼,结合引爆点中的理论,引发一场潮流是最简单的。
是什么
潮流是什么潮流:很简单,当然就是中学生使用沪江产品的潮流。
为什么
中学生年龄段是盲目的,他们叛逆,喜欢前卫,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圈子(就好像老唐说的,他初中的女儿与同学们网购都是在蘑菇街而不是什么京东天猫),而他们自己的圈子,只有自己知道。
怎么做
如何引发潮流,这是重点。关键人物法则:找准学生中的联系员、内行、推销员。内行自然就是每个年级每个班的优等生;联系员比较难,之前有个公司的hr跟我聊天,说他们招实习生都是跑到大学的寝室里去,挨个敲门问这一届里面公认的写代码最厉害的人是谁,然后直接精确到人。同样的,我相信每个学校都有那么几个明星学生,他们不管哪个班,哪个年级,都认识很多的人,也被很多人认识,那么不管是线下约见或者线上交流,总能找到几个明星学生来。至于具体的如何利用这些人,不管是推荐给奖励也好,主动说服他们使用也好,这些就是产品推广的战略问题了。
第二点,附着力。要想使中学生使用沪江产品这一潮流持久下去,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背单词,而是兴趣引导。(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,是个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人,至少中学生不少),记得上高中的时候,很多人在玩百度贴吧,然后尽管学校不允许带手机,但仍然一大堆同学连上课
都在贴吧发帖回帖,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社交需求。(沪江网校大家去体验一下吧,外网就不发这部分了)
第三点,环境威力法则。就好像当时在学校,我会双截棍,那么就跟一群同学一起,每天中午在操场练棍是一样的,能够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,真的很难;更多的时候,我们是由于做了与周围人不同的事而被当成另类,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放弃了。而当你身边的人都开始使用沪江产品时,将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了吧,这就是社交产品强大用户粘性最恐怖的地方。
最终,我们还有我们的核心竞争力:互联网教育。在娱乐的同时学习,在兴趣中学习,用互联网方便的学习,这是一项家长、老师绝不会有人拒绝的事。